025-66060117
订购热线
阅读次数:15974 发布时间:2016/7/28 10:17:1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它不仅将人类与地球上其它动物区分开来,而且和思维、情感与文化有密切关系。目前,大多数语言认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输入加工过程的研究(即:听和读),而对语言输出过程关注较少(即:说和写)。在过去,书写作为一种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在认知研究领域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近十年,学者才开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硬件软件,尝试着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书写产生(Damian & Qu, in press; Qu & Damian, 2015; Qu, Li, & Damian, 2016)。然而,目前对书写过程中的认知加工阶段的时间进程还鲜有涉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兴珊研究组副研究员屈青青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利用词频效应,考察了书写中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研究结果显示,词频效应引发词汇加工经典成分P2,该效应始发于图片呈现后168 ms。平均波幅的时间窗口分析发现词频效应发生在刺激呈现后的150-250 ms,300-450 ms的时间窗口,低频条件比高频条件诱发更正的波幅(如图)。该结果与先前的口语产生的结果一致,从而推断书写产生与口语产生可能共享词汇通达阶段。
该研究将为建立书写产生的理论和计算模型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并对制定相关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失读失写症的诊断水平和康复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1400967)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Brain and Language 期刊。
论文信息:
Qu, Q. Q.*, Zhang, Q. F. & Damian, M. F. (2016). Tracking the Time Course of Lexical Access in Orthographic Product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of Word Frequency Effects in Written Picture Naming, Brain and Language, 159, 118-126
原创作者:南京5357cc拉斯维加斯首页入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