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66060117
订购热线
当前位置:南京5357cc拉斯维加斯首页入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中心>科研血清 > 裂解肝素钠抗凝兔血
点击次数:316 发布时间:2025/3/18 15:16:02
裂解肝素钠抗凝兔血的核心目标是中和或分解肝素钠的抗凝作用,使血液恢复凝固能力。以下是分步说明及注意事项:
1. 理解肝素钠的抗凝机制
作用原理:肝素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III(ATIII)的活性,抑制凝血酶(IIa)和凝血因子Xa,从而阻断凝血级联反应。
中和目标:需阻断肝素钠与ATIII的结合,或分解肝素钠分子。
2. 中和肝素钠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鱼精蛋白中和
原理:鱼精蛋白(硫酸鱼精蛋白)带正电荷,可与带负电荷的肝素钠结合,形成稳定复合物,逆转抗凝作用。
步骤:
计算剂量:鱼精蛋白与肝素钠的用量比例通常为 1 mg : 100 U(肝素钠单位)。例如,若兔血中肝素钠浓度为20 U/mL,则每毫升血液需加入20 μg鱼精蛋白。
操作:
将鱼精蛋白溶液(常用浓度10 mg/mL)按计算量加入抗凝兔血中,轻柔混合。
室温静置5-10分钟,使复合物形成。
验证: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如凝血时间测定)确认抗凝作用已逆转。
方法二:肝素酶分解
原理:肝素酶(Heparinase)可特异性裂解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的糖苷键,破坏其结构。
步骤:
准备酶溶液:按产品说明配制肝素酶工作液(通常需缓冲体系)。
酶解反应:
将肝素酶加入抗凝兔血中,终浓度通常为0.1-1 U/mL。
37℃孵育1-2小时(需预实验优化时间)。
终止反应:加热灭活(如65℃ 10分钟)或加入酶抑制剂。
3. 注意事项
鱼精蛋白风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低血压、呼吸困难),需提前评估实验安全性。
剂量调整:肝素钠浓度过高时需增加中和剂用量,建议通过预实验确定*佳比例。
凝血因子状态:若血液抗凝,部分凝血因子(如FV、FVIII)可能已降解,即使中和肝素钠,凝血功能仍可能异常。
实验干扰:中和后的血液可能残留鱼精蛋白或酶,需评估对后续实验(如ELISA、PCR)的影响。
4. 替代方案
透析/超滤:通过物理分离去除肝素钠,但需特殊设备且可能损失小分子物质。
化学沉淀:使用氯化钡、氯化钙等沉淀肝素钠,但可能引入其他离子干扰实验。
总结
快速中和:优先选择鱼精蛋白,操作简便且成本低。
分解:需肝素酶处理,适合需完全清除肝素钠的场景。
实验设计:根据后续分析需求(如凝血功能、生化检测)选择合适方法,并设置未中和的对照组。
建议根据具体实验条件(如样本量、设备、安全性)选择合适方案,必要时行小规模预实验验证效果。
更新时间:2025/4/25 14:34:35